返回列表 >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媒体视角
这家年轻的企业如何筑梦光刻胶国产化?
发布时间:2022-11-02

  

微信图片_20230131104950.png

  阜阳欣奕华,这家近期刚完成新一轮融资,新增多名股东[其中包括华为关联公司深圳哈勃科技投资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],近年来频繁吸引业界注意力的企业创立于2013年。成立伊始,创始团队就背负起将面板关键材料国产化的使命。

  9年时间,阜阳欣奕华攻下了光刻胶领域的一座又一座“山头”,不但实现了黑胶、彩胶的量产,年出货量已然达到2000吨。这个数字不但让阜阳欣奕华触及行业第一梯队的位置,更是让阜阳欣奕华在国产化率极低的显示光刻胶领域,增添了一份荣光。

  回首从零开始的时光,阜阳欣奕华CEO黄常刚更多的是感慨,“磨难”、“艰辛”的岁月,似乎与高光时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正是当初的努力,才让今天的成就显得更加意义非凡。

  在面板产业风口下诞生

  上游材料的出现,往往来自下游需求的拉动。阜阳欣奕华的诞生,源自中国显示行业的崛起。

  在21世纪初期,我国自主面板企业的市场份额几乎为零,市场在国际寡头的“围猎”下几乎无还手之力。为了摆脱这一现状,2007年,国家开始大力扶持面板行业,呼吁面板整机、原材料、制造与测试设备和模块与整机的设计生产技术等上下游同步发展。

  2010年,国家发改委要求促进彩电产业结构调整,完善上游产业链,重点发展面板配套材料研发并产业化。

  在这一次通知里,出现了许多细化的上游原材料的身影,如偏光片、靶材、光刻胶等材料。

  年轻有梦想的产业人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,撸起袖子直接干,于是欣奕华成立了!

  为了将装备与材料业务分开,2013年5月,专门从事显示材料业务的阜阳欣奕华成立了。当时,针对不同的面板种类,国家层面提出了展开相应的配套材料研发和产业化要求,如针对TFT-LCD,提出重点支持彩色滤光片、偏光片、液晶材料、驱动IC等,以及刻蚀液、清洗剂、显影液、光刻胶、光刻胶剥离液等湿化学品等材料的发展。

  阜阳欣奕华决定聚焦在光刻胶板块。

  显示光刻胶主要分正胶和负胶,由于当时正胶的技术较为成熟,国内市场并不缺乏供应渠道。如TFT-LCD用的正胶就有北旭电子、江苏瑞红等国内企业实现了供应。阜阳欣奕华的领导层认为,要做就做解决“卡脖子”的材料,如彩膜用的负胶,这在当时国内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具备量产的能力,市场被日韩企业垄断。

  作为阜阳欣奕华的元老,黄常刚博士在欣奕华成立之前就在面板厂与光刻胶打交道。黄常刚对《大国之材》表示,光刻胶的难点在于配方和Know-how,当时的研发团队只知道光刻胶是通过十几种原料物理混合而成,但比例配方、工艺技术等一概不知。

  作为一个初入者,面临重重困境,技术方面不如别人,客户信任度低。黄常刚回忆道,体量小的初入者很容易被体量大的国际供应商挤压,“看到你的产品做出了一点起色,马上通过价格打压你,所以前10年,整个面板产业的发展都是很艰难的。”

  归根到底,技术的落后在于人才匮乏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阜阳欣奕华将高分子、光化学的人才集合起来。另外,从国内外挖掘有光刻胶使用经验和懂光刻胶研发的人才。借助上述“土办法”解决人才的问题。

  此外,作为新生事物,产业链的缺位,让光刻胶的国产化更难前进。以显示光刻胶的颜料液为例,国内缺乏可量产的企业,只能通过进口。

  光刻胶作为面板中的关键材料,客户端的认证动辄需要2-3年时间。“客户首先看产品的特性、量产水平、产品工艺是否能与他们正在采用的竞品媲美,另外在价格方面是否具有优势,他们才会考虑采用你的产品。”黄常刚说。

  产品导入前,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。测试需要占用客户的产能,需要客户安排出计划来配合进行,但客户一般以满足生产为主。因此,在研发阶段,要考虑实验环境与真实产线的工艺差异对接,每次耗资上百万元的产线验证每次只能测试一个配方,彩胶的型号种类较多,因此验证周期十分漫长。

  “很痛苦,测试两三年看不到曙光。很煎熬,产品无法量产,对我们和客户的信心都会受到打击,但得咬牙坚持下去。”黄常刚感慨道,整个光刻胶产业的资金、人才投入较大,回收较慢。

  未雨绸缪布局半导体光刻胶

  今年的8月,阜阳欣奕华格外忙碌。

  8月初,阜阳欣奕华获得了包括2家“国家队”在内的13家投资机构的投资,完成了C轮5亿元人民币的融资。同月,阜阳欣奕华工商信息发生变更,新增多名股东,其中包括华为旗下产业投资公司——深圳哈勃科技投资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,持股份额为3.8057%。

  接连发生的两项重大事件,蕴含着业界对于阜阳欣奕华在光刻胶领域的期待。

  浴火后,就是凤凰。

  “经过多年发展,阜阳欣奕华今年的显示光刻胶出货量达到2000多吨,进入国际第一梯队。”黄常刚颇为自豪地对《大国之材》表示。

  黄常刚预计,2022年,国内显示光刻胶的需求量可达15000-16000吨,国产化率大约为15-20%,国产黑胶、彩胶的总体销售量可达3000吨。阜阳欣奕华的黑胶与彩胶产品合计市占率可达15%左右。

  从痛苦的漫长黑夜,到如今迎来黎明的曙光。黄常刚回忆道,这是产业协同的结果,面板厂在产能最紧张的时候,依然愿意提供许多的测试机会。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小量的验证,逐步获得了客户的认可与放量,随着产品稳定性的提高,阜阳欣奕华显示光刻胶的量一下子冲了上去。

  京东方、华星光电、惠科等国产显示大厂的大门也朝着阜阳欣奕华敞开。如今,阜阳欣奕华的黑胶、彩胶在京东方的用量占20%,在华星光电的用量接近10%。

  体量起来了,带给欣奕华不一样的产业环境,对上游供应商开始有了议价权,对于下游客户,可以做到产品多元化,规避了之前将希望押注于1款产品的命运,客户也愿意主动开放更多的新需求。

  “如今,国产显示光刻胶的与国际供应产品的差距由当初的90-100分的差距缩减至5-10分。现在还有一些原材料有专利壁垒,需要一点时间去攻克。”

  国产显示光刻胶的进步,同样滋养着下游面板厂家。相对于进口光刻胶,采用国产光刻胶成本有所下降。另外,黄常刚回忆道,早前在面板企业工作时,采用国际供应商的光刻胶产品,在量产过程中,会出现一些问题,需要供应商配合改善,但经常得不到主动回应。“好坏都得用他们的,人家不愿意花精力去应对。”而随着国产化光刻胶的崛起,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,国际供应商都得第一时间应对。

  显示光刻胶的教训,给了阜阳欣奕华启迪。阜阳欣奕华未雨绸缪展开了半导体光刻胶的布局。

  光刻胶作为芯片光刻工艺的关键耗材,决定芯片制造的尺寸。根据光源波长分类,光刻胶可分为紫外宽谱、g线、i线、KrF、ArF、EUV 6大品类,波长越短通常可制造的最小尺寸越小,技术难度越高。

  KrF曝光波长为248nm,适用于8吋晶圆的制造;ArF曝光波长在193nm,适用于8吋、12吋晶圆的制造。

  当前,国内半导体光刻胶中的ArF/KrF等产品仍处于技术积累和验证阶段,尚未实现规模化量产导入。

  黄常刚对《大国之材》表示,阜阳欣奕华正着力将半导体光刻胶产品化。目前,I线和KrF、ArF光刻胶的开发已进入评测阶段,预计在2023年可以实现少量出货,后续将考虑导入KrF、ArF研发及生产时使用的曝光装置。

  “半导体光刻胶瓶颈主要在上游的树脂、光酸、光敏剂等原材料,掌握在日本、美国企业手里,高端树脂也依靠进口。要攻克半导体光刻胶,重点在于攻克上游原材料。”黄常刚说道。

  值得庆幸的是,在市场的驱动下,国内已经有企业开始布局半导体光刻胶相关的原材料,“在树脂方面,预计未来三五年或许有机会可以得到突破。”黄常刚憧憬道。

  抓住泛半导体国产化风口

  “在泛半导体领域,所有相关的材料,今后的趋势是只要能国产化的,一定会走国产化这条道路。”黄常刚表示,我国在光刻胶的市场内需强大,国家正在提倡建立自主可控的供应链,以规避外部因素带来的风险。

  数据显示,在显示光刻胶领域,随着LCD产业往中国大陆转移,预计到2025年,中国大陆将占据全球约72%的液晶面板产能。国产化配套需求逐渐增大,2023年中国大陆LCD负性光刻胶市场总量约50亿元。

  从半导体光刻胶的国产化现状来看,有机构预计,2025年全球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元,届时中国大陆半导体光刻胶市场空间将会接近40亿元。

  苦练内功的阜阳欣奕华,今年营收创新高,出货量也同比去年增长一倍。

  黄常刚对《大国之材》表示,对于接下来的发展,阜阳欣奕华的目标十分清晰。针对显示光刻胶,重点解决高端显示的高色域、高透过率、高分辨率的技术需求。

  在半导体领域,KrF、ArF光刻胶是未来5年的战略方向,聚焦这一产品,一是加大投入进行研发,二是培育上游企业,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链。

  “今后几年是泛半导体领域国产化的好机会,需要练好内功,抓住机会。”

  围绕泛半导体领域,除了光刻胶,阜阳欣奕华完成了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OLED显示用功能层到发光层系列材料布局,产品已在多家业内重点客户进行认证,并实现出货。

  一幅蓝图已经在阜阳欣奕华徐徐展开。


微信
咨询